《昭君怨·牡丹》原文及赏析
昭君怨·牡丹
朝代:宋朝
作者:刘克庄
原文: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昔日贵爵园圃。本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赏析
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天姿国色,布满贫贱景象抽象。总之多数侧重于一个喜字,而作者独辟门路,写牡丹的可怜运气,发之所未发,从而依靠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北宋末年,徽钦二帝被虏北行,诸后妃相随,沉溺堕落金邦。南宋爱国墨客念及此辱,无不气愤感慨,糊口在南宋末年的刘克庄,痛感朝廷败北,国势衰颓,报国无门,故托牡丹以发奋,抒其黍离之哀。
首二句写牡丹的出身。所谓“洛阳旧谱”,是指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此中云:“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又云:“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姚黄魏紫在那时是牡丹中的宝贵种类。这里单举姚黄,因此姚黄代宝贵牡丹花种。“独步”二字,精确、简练地说出这些牡丹的斑斓和宝贵。
词人遐想昔时中州富贵,人们竞赏牡丹,姚黄魏紫独有俊,盛况多么绝后?这不只是密意地歌颂,并且也饱含着词人对南方故乡的思恋之情。
三、四句转写今朝。“广陵花”,指芍药和琼花。“杨州芍药,名著全国。”(《遯斋闲览》)琼花明净而香,有“无双”之誉。(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太亏他”的意义是:芍药、琼花和牡丹都是全国名花,前两者虽经烽火培植,但仍近朝廷,常为词人咏歌。而牡丹运气独苦,沉溺堕落于仇敌的铁蹄下,如同昭君,成为朝廷羸弱的的就义品。这是对牡丹的怜悯,也是对朝廷当政者的愤懑。
“昔日贵爵园圃,本日荆榛狐兔”句,描画了国破家亡后中州的惨象,同时,也抽象地标明了牡丹的处境。乱世富贵时姚黄魏紫,倾国倾城;江山破裂中的一片焦土,牡丹也就只剩下与荒烟衰草,荆榛狐兔相伴的运气了。词人的.忧国之心,离黍之哀,也经由过程这些抽象的描述,获得充实的表现。笔墨极其精辟,寄义极其丰硕。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包含着词人极其庞杂而深邃深挚的豪情。怕人说中州的惨境,并非勇敢,而是更翻进一层,申明爱中州之深,言明规复中州之心的火急,也申明未能渡江驱敌的惭恨表情。在堂堂男人汉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南宋末年,作者那种不安静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结句说“怕花愁”,实则是本身愁不堪忍。而词人接纳盘曲写法,不只能表现出惜花的深挚情义,并且也能引读者进入境地,恍如与牡丹绝对,见其愁态,而不能无动于中。
【《昭君怨·牡丹》原文及赏析】相干文章:
《昭君怨·送别》原文及赏析10-15
昭君怨·送别原文、赏析10-19
昭君怨·送别_苏轼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0-18
《征人怨 / 征怨》原文及赏析11-19
牡丹芳原文及赏析10-29
彩书怨原文及赏析10-15
牡丹赋原文、正文及赏析11-22
牡丹种曲原文及赏析11-17
买花 / 牡丹原文及赏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