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种曲原文及赏析
原文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佳丽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衣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那边?楼台月明燕夜语。
正文
秦蘅(héng):一种香草。
斸:zhú挖,砍。
春草:牡丹。
却月盆:半月形的花盆。
绿房:指含苞的花蕾。
迎白晓:迎着拂晓开放。
佳丽:指贵族男女。
散:花开以后,花瓣疏松。
阑:希少。
梁王:那时牡丹宝贵种类的称号。
罗衣:指牡丹的绿叶。
蜀国弦:乐府曲名。
归霞:朝霞。
帔(pèi)拖:帔,现代披在肩背上的衣饰。花瓣摇摆欲坠的'模样。
蜀帐:蜀帛做成的护花帐幕。
嫣红:艳美的牡丹花。
落粉:卸妆。指花朵繁茂。
承恩:遭到恩宠。
檀郎:晋朝文人潘岳,潘岳奶名是檀奴。
谢女:犹谢娘。唐人习用来泛指奼女。
檀郎谢女:泛指玩耍的贵族男女。
赏析
前四句写莳植、花开。“莲枝未长秦蘅老”(秦蘅也是一种香草),点明是暮春季节,“走马驮金”是说牡丹价钱之高,斸便是挖,春草便是牡丹。“水灌香泥却月盆”是说牡丹的莳植情况是“香泥”和“却月(半月形)盆”;“一夜绿房迎白晓。”绿房指花苞,迎白晓指迎着拂晓开放。
中心四句既写花期未几,亦写贵族贫贱不常在。“佳丽醉语园中烟,晚花已散蝶又阑。”一句写牡丹茂盛之时天姿国色,美艳动听,像妩媚的佳丽在园中烟雾里嫣红若语。但这个美景不常在,拂晓开放早晨就花散蝶飞,极写繁华之景之急促。“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衣风吹蜀国弦。”“梁王”指华文帝的儿子梁孝王刘武,这里借指上文中“走马驮金”的老一代贵族。“蜀国弦”乐府曲名,代指音乐。全句说,老一代的贵族垂垂老死(权势渐微),可是他的下一代仍穿戴罗衣,合着音乐赏花玩乐。
后四句接上文,持续借物寓人,以花写人。“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归霞帔拖”写残花之景,像衣帔下垂,蜀帐即用蜀纸做的护花罩。全句说,花儿残落,花帐也落空了光华,嫣红的花朵飘落,落空了仆人的溺爱。隐喻老一辈贵族老死,新一辈贵族落空了当权者(天子)的溺爱和恩惠膏泽。“檀郎谢女眠那边?楼台月明燕夜语。”檀郎:潘岳,奶名檀奴,谢女:谢安蓄妓;檀郎谢女借指贵族青年男女。楼台:昔时观花处。全句说:贵族的青年男女又有甚么归宿呢,昔时喧哗临时的观花楼台只要燕子在明月下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