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419

赏析

寄贺方回原文及赏析

时候:2021-11-20 08:44:44 赏析 我要投稿

寄贺方回原文及赏析

  原文: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

  译文

  秦少游醉倒在那古藤花下,还会有谁紧敛愁眉再唱一杯?

  可以或许写出江南肠断的好句,现在只剩下了贺方回。

  正文

  ⑴贺方回:贺铸,字方回,北宋前期词人。与黄庭坚、秦观等交好。

  ⑵“少游”句:秦观,字少游,曾于梦中作《功德近》词,云“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后至藤州(今广西藤县)而死。这里指秦观归天。

  ⑶解作:可以或许写出。江南断肠句:贺铸的伤春怨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下半阕道:“碧云徐徐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多少?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不是单指此词,而是泛指能写江南风景、使人断肠的优异词作。

  赏析:

  诗寄贺铸,却从秦观身上落笔,由于秦观既是黄庭坚的好友,同为苏轼门生,同时与贺铸亦是厚交。秦观于绍圣元年(1094年)因被参加“元祐党籍”而被贬处州,绍圣三年(1096年)又徙郴州,尔后贬横州、雷州,愈贬愈远,直至天涯天涯,元符三年(1100年)五十二岁时才被赦北返,归途中卒于藤州(治地点今广西藤县)。这首诗第一句“少游醉卧古藤下”即写秦观的归天。字面上并未明写其死,只是说“醉卧”,是由于不愿说起好友之死,他以这一描述表达了对好友密意绵邈的回想。但如许写,也并非诬捏,而是有事实为根据的。据惠洪《冷斋夜话》:“秦少游在处州,梦中作是非句曰:‘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秋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劈面化龙蛇,夭矫挂空碧。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后南迁久之,北归,勾留于藤州,遂终究瘴江之上光彩亭。时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饮,笑视之而化。”(《苕溪渔隐丛话》引)那时的人以为,这首词能够是一种谶语。虽然秦观历尽患难,但临终时却以安好的表情面临灭亡。黄庭坚此句既是化用了秦观的词,又符合其舍身殉难的`开阔情怀。第二句说“唱一杯”,而不说“唱一曲”,这又是黄庭坚造语的生新的地方。晏殊有词说:“一曲新词酒一杯,客岁气候旧亭台”,“无可何如花落去,似曾了解燕返来。”这“唱一杯”既包罗了“一曲新词”的意义,也照应了下面的“醉卧”,针线极密。这个标题问题极耐人深思。接着墨客本身作答:“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这一转机使诗境从低徊寻思中振起,而后一气灌输,收束全诗。这两句用逆挽的写法,构成衬垫,尽力托出最初一句,挽住标题问题作结,有一语道破之妙。黄庭坚对贺铸的推许、歌颂,全数凝集在这句诗中了。在他看来,只要像贺铸如许的豪侠多才之士,才有资历为秦观唱出断肠之词。他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那时广为传诵,人称“贺梅子”。“江南断肠句”恰是化用贺铸词中的成句,符合悲悼秦观之意。秦观生前很喜好贺铸这首词,《墨客玉屑》就载有黄庭坚的评估:“此词少游能道之。”

  此诗在尺幅当中,包含密意,表现了三个伴侣彼此间的情谊,构想精致。但它不只是普通的寄友怀人之作,黄庭坚的感慨中积淀着深挚的内容。在北宋的剧烈党争中,很多才识之士纷纭远贬,履历了各种患难,有些人就死在岭南贬所。宋徽宗继位,朝野都但愿能消弥党争,徽宗也以此标榜,颁布发表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因此所谓的“元祐党人”得以遇赦,但大难不死也不能久长,苏轼、秦观、范纯仁等都在此时归天,陈师道也死于贫病,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任宰相,党祸复兴,开列了包含苏轼、秦观在内的百余名“奸党”的名单,在天下刻石,并命令烧毁苏轼父子三人及苏门门生等的著述。黄庭坚在遇赦时也曾对徽宗寄以厚望,但朝政如斯,他又从头陷于失望当中。师友残落,前程未卜,他忧患余生,表情非常悲凉落漠。就在作诗的这一年,黄庭坚再贬宜州(治地点今广西宜山),未几即谢世。在如许的际遇下,他把贺铸视为良知,其寄慨之深邃深挚,就非统普通了。贺铸虽是太祖贺皇后的族属,但秉性正直,持久悒悒不失意,终究愤而退隐,卜居姑苏、常州一带。以是他们的友情是有配合的思惟豪情作根本的。

  创作背景

  黄庭坚在黔州与戎州渡过了六年冗长的谪居光阴,好不轻易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被调任承平州(今安徽当涂),但到官仅九日即罢官。在贫困困窘中,他只得流落于江湖间,后居住鄂州(治地点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这首七绝便是崇宁二年(1103年)在鄂州寄给贺铸(字方回)的诗。贺铸是一位豪宕侠义之士,又富有才情,诗、词精绝,名重临时。黄庭坚与他很有情谊,他在赴泗州通判任时,路经当涂,曾与黄庭坚会晤。这首诗便是他们分别后,黄庭坚寄赠之作。

【寄贺方回原文及赏析】相干文章:

奉寄韦太守陟原文及赏析10-16

南陵道中 / 寄远原文及赏析10-15

《九日寄秦觏》原文及赏析10-15

寄人原文,正文,赏析10-15

方孝孺深虑论原文及赏析10-18

过燕支寄杜位原文及赏析10-18

《凭阑人·寄征衣》原文及翻译赏析10-16

《次元明韵寄子由》原文及赏析10-15

江陵愁望寄子安原文及赏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