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赏析
原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浸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正文
常记:经常记起。“难忘”的意义。溪亭:临水的亭台。日暮:傍晚时辰。沉浸:酣醉。兴尽:尽了兴趣。晚:比适合的时辰靠后,这里意义是入夜路暗了。回舟:搭船而回。误入:不谨慎进入。藕花:荷花。争渡:怎渡,如何能力划出去。争(zen),如何能力惊:轰动。起:飞起来。一滩:一群。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赏析: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爽新奇。“常记”两句起笔平平,天然协调,把读者天但是然地引到了她所缔造的词境。“常记”明白表现追述,地址在“溪亭”,时辰是“日暮”,作者饮宴今后,已醉得连归去的途径都辨识不出了。“沉浸”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快乐,“不知归路”也盘曲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入印象的非常兴奋的游赏。公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类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刚刚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好标明兴趣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利天然,毫无斧凿陈迹,同后面的“不知归路”相照应,显现了仆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摆。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如许的美景,一会儿跃然纸上,跃然纸上。
连续两个“争渡”,抒发了仆人公急于从失路中找寻前途的发急表情。恰是因为“争渡”,以是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但是止,言尽而意未尽,回味无穷。
这首小令用词精练,只拔取了几个片段,把挪动着的风光和作者怡然的表情融会在一路,写出了作者芳华幼年时的好表情,让人不禁想随她一道荷丛划船,沉浸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砥砺,富有一种天然之美。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赏析】相干文章:
《苏溪亭》原文及赏析11-25
冷泉亭记原文、赏析10-18
记游松风亭原文及赏析10-22
书幽芳亭记原文及赏析10-17
青溪原文,正文,赏析10-15
横溪堂春晓原文及赏析10-22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原文及赏析10-17
溪居即事原文、正文及赏析02-22
春泛若耶溪原文,翻译,赏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