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419

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及赏析

时候:2023-03-01 14:14:20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干保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及赏析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老婆愁安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芳华作伴好回籍。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翻译

  剑门关外突然传闻官军光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转头看妻儿的笑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清算着诗书不禁得惊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尽兴喝酒,

  春景恰好伴我前往那久别的故里。

  当即解缆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而后颠末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正文

  ⑴闻:闻声,瞥见。

  ⑵“剑外”句:这几个字外面便包罗着眼泪。人是远在剑南,动静是来得如许出人不测,而这动静又恰是有关全部国度的大丧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称剑南为剑外,犹称湖南为湖外,岭南为岭外,乃唐人习气语。剑外:剑门关之外,这里指四川。那时杜甫漂泊在四川。也做剑南。蓟北:泛指唐朝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域,是安史叛军的按照地。

  ⑶“初闻”句:这是痛定思痛、喜极而悲的眼泪。涕:眼泪。

  ⑷“却看”句:这句应连系杜甫一家的履历来懂得。杜甫和他的老婆都是虎口余生吃够了苦的,此刻瞥见老婆无恙(时已迎家来梓州),故有“愁安在”的快感。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不知远郡什么时候到,犹喜百口去此同。”又《自咏老身示诸家眷》诗云,“家居虽淮落,家属幸团聚。”白未经大丧乱,尚且如斯,杜甫这时候候的快感,就更是情面之常了。却看:再看,还看。老婆:老婆和孩子。愁安在:哪另有一点的哀伤?愁已九霄云外。

  ⑸漫卷:胡乱地卷起(这时候候还不呆板的书)。是说杜甫已迫不迭待地去清算行装筹办回家乡去了。喜欲狂:欢快得的确要发疯(惊喜若狂)。

  ⑹白日:表现光阴夸姣。放歌:放声高歌。须:该当。纵酒:畅怀畅饮。

  ⑺“芳华”句:春日回籍,一起之上,山穷水尽,山净水秀,绝不孤单,故曰芳华作伴好回籍。芳华:指明丽的春季。作伴也作:与妻儿一起。这里的芳华是品德化了的。刘希夷《出塞》诗:“晓光随马度,秋色伴人归。”此以下三句皆预拟未来的话。

  ⑻“即从”二句:写回籍所采用的线路。即,是马上。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故里,想见杜甫那时的高兴。杜甫自注:“余有故乡在东京(洛阳)。”——浦注:“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涂俱写情。平生第一首快诗也,”——按《承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阎、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人武陵,盘曲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阆、白二水,即嘉陵江下游,杜诗巴峡,盖指此。若长江中巴东三峡之巴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在梓州,不得云“从巴峡穿巫峡”,表明多误。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⑼便:就的意义。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现代城池。

  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季,时墨客,那时正流寓梓州(治地点今四川三台),过着流散糊口。他听到这个动静,心里非常冲动,以饱含豪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生齿的名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及赏析】相干文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及赏析03-0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正文,赏析09-0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翻译及赏析02-1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及翻译赏析03-2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06-3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06-2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及翻译赏析古诗02-1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及赏析4篇03-1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翻译与赏析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