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干保举
王安石《元日》译文及赏析
王安石《元日》译文及赏析1
原文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曩昔;暖和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喜地痛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晖映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正文
⑴元日:夏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前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收回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厥后演化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现代过年时的一种风尚,大年头一百口合饮这类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命。
⑷千门万户:描述流派浩繁,生齿浓密。??樱喝粘鍪惫饬炼?暖和的模样。
⑸桃:桃符,现代一种风尚,夏历正月初临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吊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对联。
赏析
这首诗描述新年元日热烈、欢喜和万象更新的动听景象形象,表达了作者改革政治的思惟豪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标题问题,衬着春节热烈欢喜的氛围。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述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畅怀痛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向阳的辉煌普照千家万户。用“总把新桃换旧符”意味无穷光亮夸姣的远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那时的官方风尚,又寓含送旧迎新的意义。“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一年大年节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慎密照应,抽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形象。
王安石不只是政治家,仍是墨客。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激烈的政治内容。本诗便是经由过程新年大年节新景象形象的描述,抒写本身在朝变法,送旧迎新,强国富民的志向和悲观自傲的情感。
王安石《元日》译文及赏析2
元日,指谷旦;正月初一。见《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曩昔,迎着暖和的春风畅怀痛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晖映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根基诠释
(1)指谷旦。《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婚)以戊寅之旬为忌辰,百姓多不从者。”;颜师古注:“元,善也。”
(2)斧正月初一日。《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相祖。”
元日,夏历正月初一,即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这一天中国官方有很多传统风俗勾当,包含贴对联和门神,大年节守岁,开门爆竹一是指谷旦。
【王安石《元日》译文及赏析】相干文章:
《戊午元日二首》原文及赏析10-16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原文及赏析10-24
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原文及赏析10-15
诗经《南山有台》译文及赏析12-06
乌衣巷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08-05
《子产坏晋馆垣》原文、译文及赏析10-19
同窗一首别子固_王安石_原文及赏析01-04
白朴《沉浸春风·渔夫》译文正文及赏析诗词11-05
向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译文及赏析10-19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诗词译文及赏析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