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419

赏析

淮村兵后的原文及赏析

时候:2021-10-27 20:09:51 赏析 我要投稿

淮村兵后的原文及赏析

  淮村兵后

  宋戴复旧

  小桃无主自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历来逐一是人家。

  译文

  孤单的一株小桃树,没人赏识,冷静地开着红花。满眼是迷离的春草,覆盖着雾气,傍晚里回旋着几只乌鸦。一处处损坏倾圮的矮墙,围绕着烧毁的水井;这里与那边,原来都住满了人家。

  正文

  淮村:淮河滨的村落。

  小桃:初春即着花的一种桃树。

  烟草:烟雾覆盖的草丛。

  败垣(yuán):倾圮损坏了的矮墙。

  故井:废井。也指人家。

  历来:一作“乡来”。往昔,曩昔。乡,通“向”。

  创作背景

  南宋时,淮河道域是宋、金交兵的火线,村落郊野都遭到扑灭性的粉碎,旧日富贵的都会、富裕的村落,一派冷落。戴复旧的这首诗,便是写战乱后淮河滨上的一座村落的环境。

  赏析

  田野的村落,当春地利,最抢眼的是鸟语花香、碧草绵绵,墨客就从桃花动手,说桃花怒放,绿草上覆盖着一片雾气,望不到边,在落日的余辉中,乌鸦闹热热烈繁华着。桃花怒放本是一幅很光鲜的画面,显现出勃勃的春的朝气,但诗加上“无主”二字,就平增了苦楚与伤惨;而春草笼烟展现的也是万物繁昌的气象,加上“茫茫”二字,隐约在说,这里的耕地都长满了野草,一片冷落,末缀上乌鸦这一不吉利的`鸟,不啻在告知人们,这里已不火食了。墨客独具匠心,把极热烈高昂的春季写得极不堪,不写太平盛世,太平盛世已包含了出来。

  三、四句承上而来。一、二句写景,经由过程无主的花草及无人耕作的荒田、回旋的乌鸦,点出了背景后的人都已被杀尽逃光了,三、四句就更深一层写,说处处都是损坏了的矮墙围着废井,这儿原来都住有人家。这两句照应标题问题“淮村兵后”,把风景从大背景中拉回,定格在“村”上,详细写时则混写一句,以住家的破败来包括兵后统统。家成了败垣废井,房子天然无存,人就更不必说了。

  “小桃无主自着花”,桃花不识人世悲苦,花开照旧。这初春的艳阳风景,倍增兵后的苦楚。烟草茫茫,晚鸦聒噪,兵后流亡,火食希少,为前面两句点题的诗蓄势。“几处败垣围故井,历来逐一是人家”,这两句是诗的大旨。原来,这里原是人们聚居的处所,可此刻只留下了残垣故井,统统都已依然如故了。这首短短的绝句,为兵后荒村,画出了最典范的图景。

  井是聚居的主要标记。有井处,方有人家。兵戈零落,故里破败,最难移易的是井,最难毁损的是井,井是逝去糊口的不移见证。是以,井最能震动复旧的心思。历来墨客对故居荒凉、沧桑变化,多有以井为题材的描述。唐·佚名《过故居》:“草深斜径灭,水尽曲池空。林中送明月,是处来东风。惟余一故井,尚夹两株桐。”韦应物:“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门前车马散,非复当年来。”许浑:“乱藤侵废井,荒菊上丛台。”物在人非,故井,废井,最能激发往昔的忖量。由于,井旁人家,饮用洗濯,斯须不能分开;井旁人家,悲欢聚散,表演了几多人世故事。井,如斯切近人们的糊口;井,如斯感到人们的心灵。“几处败垣围故井,历来逐一是人家。”典范的环境,典范的细节,戴复旧找到了兵后荒村最实在的遗址,找到了追怀往昔最无力的载体。

  诗的巧思源于糊口的实感。戴复旧家居浙东,偏安一隅,却能把离乱气象写得如斯逼真。南宋文士伤时感事,“难禁满目华夏泪”,他们对沦入对手的华夏,铭刻心中,正如戴复旧感慨的那样:“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纵目尽神州!”以是,他在《久客回籍》中写道:“发展此方真乐园,江淮百姓正流浪。”正因心存消亡后的华夏,心存流浪中的百姓,方能心领神会,方能写出如斯逼真的灾难后的荒村气象。

  整首诗以景为主,依靠墨客对蒙受兵乱的国民表现深挚的怜悯和对入侵仇敌的冤仇。江湖诗派的作者当然多应付之作,但当他们的笔触触及到实际糊口时,一样有本身深邃深挚的思惟。

  在中国现代,不知产生了几多次战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此不少墨客经由过程对战祸的描述,表现本身的悲悼。闻名的诗如杜甫《春望》:“国破江山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草木花鸟以抒愤疾。又如韩偓《乱后却至近甸有感》写乱后的都会环境说:“狂童轻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夜户不扃生茂草,春渠自溢浸荒园。”戴复旧这首诗,很较着鉴戒了杜、韩的写法,涵蓄地表现感情,很具特点。

【淮村兵后的原文及赏析】相干文章:

我的“兵”爸爸作文01-31

消防兵的三句半10-02

有关消防兵的三句半09-10

我爱兵乓球作文01-27

活动会出色描述及段落赏析06-13

云南民族村白族村向导词12-29

木叶村的活动会01-27

多彩消防兵典范三句半08-22

村衡宇租赁条约01-28

半命题作文“___的一天”导写及佳作赏析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