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凉原文、赏析
原文: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整齐起,风定池莲安闲香。
赏析:
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墨客携杖出户后的举措,分出条理加以表现。此中“追”字更是盘曲、涵蓄地转达出墨客追随抱负中的乘凉胜处的内涵豪情,实自杜甫《羌村》“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如许,墨客急于从火海中摆脱出来的情怀,经由过程一系列举措,就天可是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详细指出了柳外乘凉地方的方位和姑且的安排:“画桥南畔倚胡床。”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桥南畔”的.佳处。墨客选好了目标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纵情明白乘凉的况味。在墨客看来,这也可算“最是人世佳绝处”(《睡足轩》)了。胡床,即交椅,可躺卧。陶潜“倚南窗以寄傲”(《回去来兮辞》),是为了阔别尘俗;秦观“倚胡床”以“追凉”,是为了驱解烦热,都是对夸姣糊口的一种神驰,他们或多或少是有雷同的地方的。
一二两句写细心寻找乘凉胜地。三四两句则睁开了对它的美好风景的描画:“月明船笛整齐起,风定池莲安闲香。[2]”月明之夜,船家后代吹着短笛,笛声整齐而起,在水面缭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怒放,安闲清香不断散溢,沁民气脾。墨客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但感宫上获得知足,连心情也额外温馨。这两句采用了对偶句式,把乘凉时的详细感触感染艺术地组合起来,因而,一个乘凉胜地的天然风景,就活此刻读者眼前。
此诗以乘凉为题,诗中出力表现的是一个绝离烦热的地方。墨客起首颠末寻访,发明了这个地方的奥秘,其次停止详细安排,置身其间,与外境融而为一,把思惟豪情依靠在别的一个“自清冷无汗”的天下。
宋人吕本中曾在《童蒙诗训》中批评“少游此诗娴雅严峻”(《诗林广记》引),“娴雅”当指此诗词语上的特色而言,“严峻”则触及此诗严厉而慎重的内容。它很能够是秦观在宦途受到波折后的作品。
《乘凉》是一首描述风景的短诗。从字面上看,能够说不反应甚么社会糊口内容。可是,透过诗句的外表,却模糊地表现出:墨客巴望阔别的是世态炎凉的宦海社会,这便是他决心寻求一个抱负中的清冷天下的缘由。秦观是一个有效世之志的墨客。他对宦海的奔竞倾夺表现嫌弃,力图远避,此诗抒发的便是这类豪情。这类把创作念图埋没在诗句面前的写法,读者应着意体味。
【乘凉原文、赏析】相干文章:
西施原文、赏析11-24
春雨原文、赏析11-22
菊花原文、赏析10-19
才子原文及赏析08-22
分别原文及赏析12-13
南湖原文及赏析11-19
《乌衣巷》原文及赏析11-19
出关原文及赏析11-19
《分别》原文及赏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