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419

赏析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原文及赏析

时候:2021-10-15 15:20:41 赏析 我要投稿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原文及赏析

  原文: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

  不幸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交拜别情。

  梦中旧事随心见,醉里贫贱乱眼熟。

  长为风骚宜人病,不如本性总无情。

  译文

  傍晚时候,山色幽静,江声沉寂,卷起白天遮阳的帘子,期待西方一轮明月徐徐升起。俄然江边并排停靠的两只船上,传来婉转的笛声,恍如吹笛人在向远方的伴侣诉说拜别的情怀。

  旧事记忆犹心,在梦中还随心可见,那些贫贱贫贱都是醉乡乱眼中的幻像罢了。持久以来都是由于廉洁不屈的脾气惹了这么多烦苦衷。还不如本性无情,那样就不会有如许的疾苦了。

  正文

  ⑴李和甫:作者伴侣,平生不详。

  ⑵相与:配合,一道。

  ⑶待得:比及。月华:月光,借代玉轮自身。

  ⑷不幸:心爱。

  ⑸故交:旧友,老友。

  ⑹随心:顺利情意。

  ⑺贫贱:贫贱美盛。

  ⑻风骚:指朴直不群的风致和廉洁不屈的脾气,是墨客所苦苦追求的抱负,并非指风骚佳话。宜人病:意即恼杀人,这里是正话反说。

  ⑼本性:后天具备的道德或脾气。

  赏析:

  这是黄庭坚以诗作为对伴侣来信的答复。元丰六年(1083年),黄庭坚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任县令,有一位名叫李和甫的伴侣写给他一封信,也能够因此诗代简,因此黄庭坚写了两首绝句“奉答”。那时正处于变法期间,时势纷繁,新贵迭进。那时借熙宁变法之名,新党群小狰狞,作者不屑奉承此中以求宦途灵通,平生颠沛。这组诗正可作其行事立品的表明。

  后人有以诗代简(手札)的习气,如杜甫就有《奉简高三十五使君》、《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等诗。在黄庭坚这组诗的第一首中,墨客以托景寄情的艺术手段,抒发了对睽别已久的远方伴侣的纪念之情。

  太和县地处赣江边,有山有水,风景夸姣。诗的一二两句“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墨客用平淡无奇向伴侣描画了一幅秋江老景图。此情此景,最轻易引发怀远之情。俄然,江边并排的两只船上,传来婉转的笛声。这笛音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引发墨客的共识,使他也沉醉在深入的对伴侣的忖量当中。此处暗用向秀闻笛思秘康之典,使人不觉。

  诗的一二两句,在技能上应用了墨客所提倡的“取后人之陈言入于笔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答洪驹父书》)的方式。杜甫《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上马月下赋绝句》诗中有“湖水(一作月)林风相与清,残尊上马复同倾”二句,黄庭坚停止一番洗心革面,取其“相与清”三字,并以杜甫与伴侣于湖边月下共叙友谊,来反衬此时此地忖量远方伴侣的寥寂寡欢。欧阳修《临江仙》词中有“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之句,黄庭坚则间接袭用此中“待得月华生”五字。这首诗虽用了“后人之陈言”,但用得就绪妥当,并无拼集之痕。

  在组诗第二首中,墨客纵情地向伴侣倾吐本身表情的苦闷。黄庭坚所处的时期,社会抵触锋利、庞杂,他明哲保身,不随流俗,经常因所追求的抱负没法完成而吐显露不满实际的情感,因此在参禅、喝酒中追求摆脱。这首诗就逼真地反应了这类心里的庸苦。

  这首绝句一二两句对仗工致,感伤深邃深挚。茫茫旧事,只能到梦中去追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旧事能“随心”见,可见白天忖量之切。而实际中所谓贫贱,在醉人眼里,不过是浑沌一片罢了。墨客对伴侣友谊的`诚实,对贫贱贫贱的冷淡,于此可见。“梦中”句写过去之事,即便在梦里还能随心凸现,为人忠鲠逼真一语道出,“醉里”句暗写时势纷繁,新贵迭进,但在墨客看来只是醉乡乱眼的幻象罢了。“乱眼”在更多时候是冷眼,黄庭坚入苏东坡门下,平生颠沛,而这一联诗正可作其行事立品的表明,可见其发自肺腑。

  诗的三四两句自诉风致刚毅文彩俊朗,与时世的浑浊水乳交融,有与东坡“伶俐误”附近的感伤,郁忿中深寓“荷出淤泥,松薄霜雪”的自赏,作者在别的的一些诗作如“我官灰尘间,强折腰不弯”(《送陈季常归洛》)里对这类抱负停止了直白的正文。所谓环球漫涎缺乏与之庄言,这是典范的例子。此联说本身“长为风骚”(道德夸姣并且忠贞不渝)却于己于人有碍,因此不如“无情”费心。其感化是,在内容上揭露了本身对社会实际(“梦里贫贱”)不愿阿附曲从的大旨,在抒发技能上用反语的修辞手段获得了较正面直说更深的传染力。

  黄庭坚的老友张耒在《读黄鲁直诗》中曾歌颂他:“不践后人旧行踪,独惊斯世擅风骚。”墨客因抱负没法到达而深感疾苦。而第四句“不如本性总无情”更是一句反话。说来沉痛之至,比正面直陈具备更动人的艺术气力。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原文及赏析】相干文章:

《梅花绝句·其二》原文及赏析10-15

《梁甫行》原文及赏析10-15

《初夏绝句》原文及赏析10-15

初夏绝句原文及赏析10-15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原文及赏析10-15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原文及赏析10-20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原文及赏析10-16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原文及赏析11-19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原文及赏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