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南征蛮诗原文及赏析
李云南征蛮诗
高适〔唐朝〕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东北夷,右相杨公兼控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途径险艰,来去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正人因此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适忝斯人之旧,因赋是诗。
贤人赫斯怒,诏伐东北戎。
庄严庙堂上,深邃深挚控制雄。
遂令感谢感动士,得建很是功。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鼓行天海内,转战戎狄中。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熏风。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出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
将星独晖映,边色何溟濛。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返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重逢论意气,鼓动感动大方谢深衷。
正文
⑴李云南:即李宓,曾任侍御史,剑南留后。蛮:即南诏。⑵杨公:即杨国忠。⑶交趾:古县名,在今越南河内东南。⑷百王:历代帝王。⑸庙堂:朝廷。⑹忝:无愧于。⑺赫斯怒:勃然盛怒。⑻控制:节度使的简称,即杨国忠。⑼天海:洱海,在今云南大理、洱源两县市间。⑽梯巘:险要的山。⑾北户:房门北向,现代交趾一带风俗,指南越之地。⑿蜂趸:代指南蛮戎行。⒀动白日:典出《史记·邹阳传记》。⒁晡:申时。僰僮:被掠卖为童仆的僰人。⒂亭堠:眺望的岗楼修建。⒃饬躬:整饬其身,规矩其心。⒄交州:交趾郡。⒅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东南甘泉山。⒆孙吴:闻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⒇谢:羞愧。深衷:心里,衷情。
简析
征南诏这场战斗是杨国忠操纵朝政,为博名邀功而随便调派边鄙一太守自觉进犯周边强大民族的莽撞行动。事前不颠末细心查询拜访,事中又不能因地制宜,致使了这场战斗大北的没顶之灾。但是这些黑幕则不是高适所能深知,或虽知而不敢言,但诗中所描写的穷途末路的景象,所称道兵士们无所害怕的.气焰,简直勾魂摄魄,足以鉴戒众人,发人深醒。
在这首诗中,墨客目标不在阐发这场战斗的效果效果和成败得失,而在奖饰兵士们为国赴难,不顾本身安危的鼓动感动大方鼓动感动的动人行为。但墨客拔取这么一个资料,却只是为了抒发如斯单方面的看法,不免有挂一漏万之嫌,非常书白痴气,给人一种本末颠倒之感,这天然是墨客见地为期间和本身履历范围而至。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搬家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大臣、墨客。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闻名边塞墨客,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墨客”。其诗笔力雄壮,气焰豪放,弥漫着盛唐期间所独有的高昂朝上进步、兴旺向上的期间精力。有文集二十卷。
【李云南征蛮诗原文及赏析】相干文章:
南征原文及赏析10-15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原文及赏析10-15
《菩萨蛮·芭蕉》原文及赏析11-19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原文及赏析10-26
送别诗原文及赏析10-21
李夫人赋 原文及赏析12-25
《李端公 / 送李端》原文及赏析11-23
《菩萨蛮·湘东驿》原文及赏析11-19
《菩萨蛮·七夕》原文及赏析10-15
咏萤火诗原文及赏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