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419

测验教导

主管中药师常识点:温中祛寒

时候:2024-07-10 01:58:48 测验教导 我要投稿
  • 相干保举

主管中药师常识点:温中祛寒

  导读:作为一位中药师,对药材必然要很是的领会和熟习。上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师汇集清算出来的有对主管中药师常识点:温中祛寒,想领会更多相干资讯请持续存眷测验网!

主管中药师常识点:温中祛寒

  理中丸

  【方源】 《伤寒论》

  【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 各三两(各9g)

  【用法】 上四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逐日2~3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服从】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吐逆,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有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赤色阴暗,质清稀。

  3.脾胃虚寒而至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配伍意思】 本方证由中焦虚寒,脾胃失和而至。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之法。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君臣相配,温中祛寒,健脾益气。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甘草与诸药等量,寄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和谐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散寒邪,益脾性,助运化,故日“理中”。本方作汤剂,在《金匮要略》中称人参汤。

  吴茱萸汤

  【方源】 《伤寒论》

  【构成】 吴茱萸一升(9g) 人参三两(9g)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 水煎服。

  【服从】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平常欲呕,或吐逆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伯仲逆冷,大便泄泻,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小建中汤

  【方源】 《伤寒论》

  【构成】 桂枝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十二枚(6枚) 芍药六两(18g) 生姜三两(9g) 胶饴一升(30g)

  【用法】 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融化,分两次温服。

  【服从】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中焦虚寒,肝脾和睦证。腹中拘急痛苦悲伤,喜温喜按,神疲惫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辛酸,伯仲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配伍意思】 本方证因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缺乏而至。治当温中补虚而兼养阴,和里缓急而止痛苦悲伤。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和谐诸药,是为佐使之用。此中胶饴、甘草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胶饴、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适用,温中补虚缓急当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以使中气健旺,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主管中药师常识点:温中祛寒】相干文章:

2017主管中药师常识点:化湿药10-02

执业药师和主管药师的区分06-24

卫生资历主管药师根本常识点:氯酞酮08-16

2017年主管中药师常识点:细胞的生物电景象10-18

卫生资历主管药师根本常识点:索他洛尔07-26

主管药师测验必备试题10-22

执业中药师常识点:苦参10-17

卫生资历《主管药师》强化试题09-26

主管中药师测验稳固题07-02

2017年主管中药师强化题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