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419

河传·风飐原文、正文、赏析

时候:2023-09-22 13:13:20 赏析 我要投稿

河传·风飐原文、正文、赏析

河传·风飐原文、正文、赏析1

  原文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那边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正文

  ⑴风飐——风吹的意义。

  ⑵波敛——波起皱纹。敛:收,引伸为起皱折、起涟漪。

  ⑶团荷——圆形荷叶。

  ⑷珠倾露点——露珠如珠,倾滴于荷叶上。

  ⑸木兰舟——用木兰树所造的船。任昉《述异记》下卷:“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墨客遥驻木兰舟。”

  ⑹吴娃越艳——指吴越一带的`斑斓女人。李白《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⑺大堤——曲名。原指襄阳沿江大堤。宋齐梁时,常以大堤为题作曲,故称《大堤曲》。如《续玉台新咏》中所载王容的《大堤女》:“宝髻耀明珰,香罗鸣玉佩。大堤诸女儿,逐一皆春态。入花花不见,穿柳柳阴碎。春风掠面来,由来亦相爱。”便是描述大堤美男的诗。狂杀——狂极,豪情难以控制。

  ⑻鸂鶒(xīchì西敕)——水鸟之一种,又称溪鹉,形如鸳鸯,头有缨,尾羽上翘如船舵,俗名紫鸳鸯。

  赏析

  这首词写旅游所见所感。

  上片写游湖时所见:风悄悄地吹,波悄悄地荡,圆荷上的露点如珍珠闪闪,绘出了初秋明媚的背景,“那边”二句,写出在画面中的人物,“吴娃越艳”,都是标致活跃的北国奼女,“藕花红照脸”,这一句简练英俊,表现了女人们的芳华的斑斓。

  下片写旅客的表情,借用了乐府中《大堤曲》歌颂奼女的内容,来表现旅客对吴娃越艳的倾心。“烟波隔”,是说女人们垂垂远去。“渺渺湖光白”,他还流连不舍,目送舟行,直至再也看不见人影儿,只剩下湖光渺渺。“身已归,心不归”,出语坦直,情真意切。开头二句,景中有情,有温庭筠“斜晖眽眽水悠悠”之意。全词情义竭诚,笔墨清丽明快,非充数之作可比。

河传·风飐原文、正文、赏析2

  原文:

  河传·风飐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

  木兰舟上,那边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

  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正文:

  1、风飐——风吹的意义。

  2、波敛——波起皱纹。敛:收,引伸为起皱折、起涟漪。

  3、团荷——圆形荷叶。

  4、珠倾露点——露珠如珠,倾滴于荷叶上。

  5、木兰舟——用木兰树所造的船。任昉《述异记》下卷:“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墨客遥驻木兰舟。”

  6、吴娃越艳——指吴越一带的斑斓女人。李白《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7、大堤——曲名。原指襄阳沿江大堤。宋齐梁时,常以大堤为题作曲,故称《大堤曲》。如《续玉台新咏》中所载王容的《大堤女》:“宝髻耀明珰,香罗鸣玉佩。大堤诸女儿,逐一皆春态。入花花不见,穿柳柳阴碎。春风掠面来,由来亦相爱。”便是描述大堤美男的诗。狂杀——狂极,豪情难以控制。

  8、鸂鶒(xīchì西敕)——水鸟之一种,又称溪鹉,形如鸳鸯,头有缨,尾羽上翘如船舵,俗名紫鸳鸯。

  赏析:

  这首词写旅游所见所感。

  上片写游湖时所见:风悄悄地吹,波悄悄地荡,圆荷上的露点如珍珠闪闪,绘出了初秋明媚的背景,“那边”二句,写出在画面中的'人物,“吴娃越艳”,都是标致活跃的北国奼女,“藕花红照脸”,这一句简练英俊,表现了女人们的芳华的斑斓。

  下片写旅客的表情,借用了乐府中《大堤曲》歌颂奼女的内容,来表现旅客对吴娃越艳的倾心。“烟波隔”,是说女人们垂垂远去。“渺渺湖光白”,他还流连不舍,目送舟行,直至再也看不见人影儿,只剩下湖光渺渺。“身已归,心不归”,出语坦直,情真意切。开头二句,景中有情,有温庭筠“斜晖眽眽水悠悠”之意。全词情义竭诚,笔墨清丽明快,非充数之作可比。

河传·风飐原文、正文、赏析3

  原文:

  河传·风飐

  五代:孙光宪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那边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译文: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那边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正文:

  风飐(zhǎn),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那边吴娃越艳:藕(ǒu)花红照脸。

  风飐:风吹的意义。波敛:波起皱纹。敛:收,引伸为起皱折、起涟漪。团荷:圆形荷叶。珠倾露点:露珠如珠,倾滴于荷叶上。木兰舟:用木兰树所造的船。任吴娃越艳:指吴越一带的斑斓女人。

  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miǎo)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xī)鶒(chì)飞。

  大堤:曲名。原指襄阳沿江大堤。狂杀:狂极,豪情难以控制。鸂鶒:水鸟之一种,又称溪鹉,形如鸳鸯,头有缨,尾羽上翘如船舵,俗名紫鸳鸯。

  赏析:

  这首词写旅游所见所感。

  上片写游湖时所见:风悄悄地吹,波悄悄地荡,圆荷上的.露点如珍珠闪闪,绘出了初秋明媚的背景,“那边”二句,写出在画面中的人物,“吴娃越艳”,都是标致活跃的北国奼女,“藕花红照脸”,这一句简练英俊,表现了女人们的芳华的斑斓。

  下片写旅客的表情,借用了乐府中《大堤曲》歌颂奼女的内容,来表现旅客对吴娃越艳的倾心。“烟波隔”,是说女人们垂垂远去。“渺渺湖光白”,他还流连不舍,目送舟行,直至再也看不见人影儿,只剩下湖光渺渺。“身已归,心不归”,出语坦直,情真意切。开头二句,景中有情,有温庭筠“斜晖眽眽水悠悠”之意。全词情义竭诚,笔墨清丽明快,非充数之作可比。

【河传·风飐原文、正文、赏析】相干文章:

河传·风飐原文、正文、赏析(热)09-22

河传·风飐原文及赏析10-12

河传花落原文及赏析08-16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原文、赏析07-31

《河广》诗经原文正文翻译赏析04-13

方山子传原文、翻译正文及赏析10-10

渔翁原文,正文,赏析10-16

鹿柴原文,正文,赏析09-14

游园原文、正文及赏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