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干保举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用渐欲诱人眼,浅草能力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正文】:
1.孤山寺:南北朝期间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更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余山不相连续,以是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鸟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胜景之一,唐代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经常使用来表现时辰,是指方才。
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以是说“云脚低”。点明春游出发点和路子的地方,出力描画湖面风光。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辰。
云脚:靠近空中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转义指人和植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高扬的云。
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委婉悦耳。
6.争暖树:争着飞到朝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朝阳的树。
7.新燕:刚从南边飞返来的燕子。
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朝气动听。偏重禽鸟。
9.乱用:纷纷的花。渐:副词,垂垂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诱人眼:使人目炫狼籍。
10.浅草:浅浅的青草。能力: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偏重花卉。
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2.行缺乏:百游不厌。足,知足。
13.阴:同“荫”,指树荫。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代之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外一条。墨客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竣事,以“最爱”直抒密意。白堤全长 1000米 。
【作者简介】:
【朗诵节拍分别】: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用/渐欲/迷/人眼,浅草/能力/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写作背景】:
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录用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姑苏刺史,以是这首《钱塘湖春行》该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季。
【翻译】:
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退潮时恰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朝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绚丽的`春花(野花)垂垂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方能力够遮没马蹄。我最爱安步在西湖东边赏识美景,赏识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诱人的断桥白沙堤。
【翻译二】: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高扬,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朝阳光暖和的树木上栖身,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单一而多彩绚丽的春花垂垂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方能力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好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抚玩不够,特别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简析】: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初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高兴之情。特别是中心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天然美景赐与人的感触传染。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能力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钱塘湖春行》写出了作者瞥见初春风光时的高兴和对钱塘江风光的爱好,抒发了作者对天然之美的酷爱。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抚玩: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用渐欲诱人眼,浅草能力没马蹄。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品翻译: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临时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高扬,秀色无边。几只黄莺,抢先飞往朝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绚丽,几近诱人眼神,野草青青,方才遮没马蹄。湖东风光,使人留连忘返,最为心爱的,仍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诗歌赏析: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良多。这诗到处扣紧情况和季候的特点,把方才披上春季外套的西湖,描画得买卖盎然,恰到益处。诗的首联紧扣标题问题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周围“楼观整齐”景象形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现出一种动感,申明墨客是在一边走,一边抚玩。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泛动的波澜连成一片,恰是典范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俯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现出春季的勃勃朝气。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季的青鸟使,黄莺用它委婉流畅的.歌喉向人世传布春回大地的喜信;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发人们起头春日的劳作。
“几处”二字,勾勒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墨客摆布寻声的神态。“谁家”二字的疑难,又表现出墨客详尽的心思勾当,并使读者由此发生丰硕的遐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卉。因为是初春,还未到百花怒放季候,以是能见到的尚不是万紫千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描述。
而春草也还不长得丰茂,仅只要没过马蹄那末长,以是用一个“浅”字来描述。这一联中的“渐欲”和“能力”又是墨客察看、赏识的感触传染和判定,这就使客观的天然风景化为带有墨客客观豪情色采的眼中风景,使读者遭到传染。这两联详尽地描画了西湖春行所见风景,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静态;以“乱”“浅”“渐欲”“能力”,状写花卉茂发的趋向。
这就精确而生动地把墨客边行边赏的初春景象形象流露出来,给人以清爽之感。前代墨客谢灵运“水池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以是妙绝古今,遭到激赏,恰是因为他写出了季候改换时这类乍见的高兴。《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乎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墨客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能够统辖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展而苗条的白沙堤静卧碧波当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交往如织,纵情享用春日美景。墨客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缺乏”申明天然风景琳琅满目,墨客也余兴未阑。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干文章:
《钱唐湖春行》白居易唐诗正文翻译赏析04-12
春行即兴原文及赏析07-24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09-20
腐败夜白居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4-03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11-25
《春阴》原文及翻译赏析10-15
《送春》原文及翻译赏析01-05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01-26
《山行》原文和翻译赏析02-16
《少年行》原文及翻译赏析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