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干保举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赏析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赏析1
原文:
章台柳,章台柳,色采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别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旧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别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旧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别人手。(版本三)
赏析:
这首作品,有人以为是诗,有人以为是词(词牌名为“章台柳”)。在《全唐诗》中,卷二四五中收录此作,定为诗,题为“寄柳氏”;卷八九〇又收录此作,定作词,题为“章台柳·寄柳氏”。上面是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传授蒋哲伦等人对此篇的赏析。 “章台”,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在今长安县故城东北隅。这里借指长安。“章台柳”,即暗喻长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先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两个叠句用于寻找增强呼喊之孔殷,神韵深长,抒发作者日思夜想的怀恋之情。“色采青青”,喻柳氏旧日之芳华妙龄,丰容素净。“今在否”,谓是不是宁静健在,暗言社会骚乱,险恶疯狂,柳氏独身独处,其宁静使人耽忧,以疑难声口,则其忧愁耽忧之情可见。“长条似旧垂”,喻柳氏袅袅婷婷的身材和身形仍不减昔时,与上文“色采青青”相照应。“攀折别人手”,暗指柳氏值此太平盛世之秋,恐己为别人所劫掠据有,是“今在否”的.进一步猜测。前句见缅怀之切,后句见忧愁之深,两句以“纵使”“也应”开合进退,将其但愿与绝望,幸运与可怜,测度与耽忧等庞杂的抵触表情写得逼真活现。全篇语意双关,外表上是写柳树,现实上是对柳氏的问候,问候了两件墨客最关心的事:是不是还在人间?是不是已嫁人?写得情真意切,动人肺腑,催人泪下。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赏析2
原文:
章台柳,章台柳,色采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别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旧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别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旧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别人手。(版本三)
诗词赏析:
韩翃是大历十佳人之一,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采的恋情故事。据唐人许尧佐《柳氏传》和孟棨《本事诗》记录,韩翃少负才名,孤贞寂静,所与游者皆那时名流。一大族李生,斗气爱才,因垂青韩翃,遂将家中一歌姬柳氏赠与韩翃。安史之乱迸发,长安、洛阳两京沦陷,士女奔骇。柳氏以色艳茕居,恐不免,便削发为尼。
未几,柳氏为蕃将沙吒利所劫,宠之专房。时韩翃为缁青节度使侯希逸府中布告。都门光复后,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筹办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此诗。当柳氏在长安接到这个口袋后,捧诗哭泣,并写了《答韩翃》(一作《杨柳枝·答韩翃》):“杨柳枝,芳菲节。可爱年年赠拜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章台柳·寄柳氏》原文赏析】相干文章:
《柳》原文赏析08-11
《柳》原文及翻译赏析09-28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09-20
《兰陵王·柳》原文赏析12-20
菀柳原文及赏析03-06
赠柳原文及赏析09-20
兰陵王柳原文赏析07-23
题柳原文及赏析06-29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