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凤419

诗经《诗经·小雅·蓼萧》赏析

时候:2024-03-20 13:26:59 秀雯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干保举

诗经《诗经·小雅·蓼萧》赏析

  《小雅·蓼萧》是中国现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典范的祝颂诗,表达了诸侯朝见周皇帝时的爱崇、称道之意。接上去小编为你带来诗经《诗经·小雅·蓼萧》赏析,但愿对你有赞助。

诗经《诗经·小雅·蓼萧》赏析

  《诗经·小雅·蓼萧》原文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正人,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正人,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正人,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正人,鞗革冲冲。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诗经·小雅·蓼萧》观赏

  这是一首典范的祝颂诗,表达了诸侯朝见周皇帝时的爱崇、称道之意。

  诗四章,全以萧艾含露起兴。萧艾,一种可供祭奠用的香草,诸侯朝见皇帝,“有与助祭奠之礼”,故萧艾以喻诸侯。露珠,常被用来比喻蒙受的恩惠膏泽。故本诗起兴以涵蓄、抽象的笔法奇妙地址了然诗旨地址:皇帝恩及四海,诸侯有幸承宠。如斯,也奠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完整是一副诸侯感德感德、极尽颂赞的钦慕口气。

  首章写初见皇帝的情形及感触感染。“既见正人,我心写兮”,似是日日夜夜,朝思暮盼,本日终遂希望后的表述。由于在诸侯看来,入朝面君,无疑是庞大的幸事,一个“写”字,抽象地描画出诸侯很是欢快、坐卧不安、冲动得难以言表的感触感染。是以,当他们与皇帝同享宴乐之时,便争相倾诉心中的敬祝之情,完整沉醉在纯洁的朝圣之乐中。

  二、三两章进一步描述君臣之谊,别离从诸侯与皇帝两方面落笔。对诸侯而言,无疑应感激皇帝圣宠,“为龙为光”,这固然是“其德不爽”的成果。故最初祝皇帝“寿考不忘”;对皇帝而言,则是描述其和乐安祥的圣容及与臣下如兄弟般的密意。能够或许或许说捉住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方面,恰到好处地描画出了皇帝的风范及涵养。如许可亲心爱的皇帝,怎能不遭到臣下的推戴与崇拜?

  末章借写皇帝离宴时车马的威仪进一步展现皇帝的不凡气宇。看那威风凛冽的高头大马,听那叮当动听的铃声和鸣,威而不滥,乐而不乱,恰好标明皇帝不只能够或许或许泽及四海,并且能够或许或许威加四夷,是以,他能力够或许集万福于一身,不愧授命于天的真命皇帝!

  全诗条理清楚,抒写有致,章章推展,于叙事中杂以抒怀,并带有较着的臣下语气,以是,不管内容或是情势,均表现出雅诗的典范气概。因表现的是诸侯对皇帝的祝颂之情,不免难免有些拘束,有些溢美,比起安康活跃、善于表达真情实感的官方风诗来,在艺术与感情上,可取的地方便少了良多!

  《诗经·小雅·蓼萧》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既见正人,我心写兮。

  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

  既见正人,为龙为光。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

  既见正人,孔燕岂弟。

  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兮,零露浓浓。

  既见正人,鞗革忡忡。

  和鸾雝雝,万福攸同。

  正文:

  【1】蓼(lù):长而大的模样。

  【2】萧:艾蒿,一种有香气的动物。

  【3】斯:语气词,犹“兮”。

  【4】零:滴落。

  【5】湑(xǔ):湑然,萧上露貌。即叶子上沾着水珠。

  【6】写(xiè):愉快。

  【7】燕:通“宴”,宴饮。

  【8】誉处:愉逸愉悦。朱熹《诗集传》引苏辙《诗集传》:“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处,愉逸也。

  【9】瀼(ráng)瀼:露繁貌,露珠良多。

  【10】为龙为光:为被皇帝恩宠而侥幸,喜其德之辞。龙,古“宠”字。

  【11】不爽:不差。

  【12】不忘:不止期。忘,“止”的假借。

  【13】泥泥:露濡貌,露珠很重。

  【14】孔燕:很是宁静。

  【15】岂(kǎi)弟(tì):即“恺悌”,和乐夷易。

  【16】宜兄宜弟:描述干系敦睦,如同兄弟。宜,适合。

  【17】令德:美德。

  【18】岂(kǎi):欢愉。

  【19】浓浓:同“瀼瀼”,露盛多貌。

  【20】鞗(tiáo)革:鞗,辔头;革,马辔所余而垂者也。冲冲:金饰下垂貌。

  【21】和鸾:鸾,借为“銮”,和与銮均为铜铃,系在轼上的叫“和”,系在衡上的叫“銮”。皆诸侯车马之饰也。《小雅·庭燎》亦以正人目诸侯,而称其鸾旗之美,正此类也。

  【22】雝(yōng)雝:协调的铜铃声。

  【23】攸:所。

  【24】同:集聚。

  全诗四章,全以萧艾含露起兴。萧艾,一种可供祭奠用的香草,诸侯朝见皇帝,“有与助祭奠之礼”,故萧艾以喻诸侯。露珠,常被用来比喻蒙受的恩惠膏泽。故此诗起兴以涵蓄、抽象的笔法奇妙地址了然诗旨地址:皇帝恩及四海,诸侯有幸承宠。如斯,也奠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完整是一副诸侯感德感德、极尽颂赞的钦慕口气。

  首章写初见皇帝的情形及感触感染。“蓼彼萧斯,零露湑兮。”自古以来,阳光雨露多是皇恩浩大的意味和比喻,而微臣小民多以草芥自比,是以,这开首两句能够或许或许是兴,也能够或许或许看做比。有幸见到了君王,或是获得了君王的恩宠,固然是兴高采烈,大喜过望,内心有多欢快自不待言,是以说:“既见正人,我心写兮。”似是日日夜夜,朝思暮盼,本日终遂希望后的表述。由于在诸侯看来,入朝面君,无疑是庞大的幸事,一个“写”字,抽象地描画出诸侯很是欢快、坐卧不安、冲动得难以言表的感触感染。境由心造,表情愉快固然见甚么都欢快。和君王在一路宴饮说笑,如坐东风,是以,天然会获得君王的首肯、赞成,纵情享用那种恩遇带来的精力愉悦。是以,当他们与皇帝同享宴乐之时,便争相倾诉心中的敬祝之情,完整沉醉在纯洁的朝圣之乐中。

  二、三两章进一步描述君臣之谊,别离从诸侯与皇帝两方面落笔。对诸侯而言,无疑应感激皇帝圣宠,“为龙为光”,这固然是“其德不爽”的成果。故最初祝皇帝“寿考不忘”;对皇帝而言,则是描述其和乐宁静的圣容及与臣下如兄弟般的密意。能够或许或许说捉住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方面,恰到好处地描画出了皇帝的风范及涵养。如许可亲心爱的皇帝,不能够或许不遭到臣下的推戴与崇拜。

  末章借写皇帝离宴时车马的威仪进一步展现皇帝的不凡气宇。看那威风凛冽的高头大马,听那叮当动听的铃声和鸣,威而不滥,乐而不乱,恰好标明皇帝不只能够或许或许泽及四海,并且能够或许或许威加四夷,是以,他能力够或许集万福于一身,不愧授命于天的真命皇帝。全诗以“和鸾雍雍,万福攸同”作结,为读者描画了一派其乐陶陶的大祝愿排场:四方车马齐聚,鸾铃叮当动听,臣民齐祝君王,万福万寿无疆!想来真是使人冲动满怀,崇拜之情油但是生。

  此诗不管内容或是情势,均表现出雅诗的典范气概。因表现的是诸侯对皇帝的祝颂之情,不免难免有些拘束,有些溢美,比起安康活跃、善于表达真情实感的官方风诗来,在艺术与感情上,可取的地方便少了良多。

【诗经《诗经·小雅·蓼萧》赏析】相干文章:

诗经小雅《白驹》赏析11-24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赏析11-25

诗经·小雅《常棣》正文及赏析02-23

《诗经》诗经赏析01-26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蓼莪全文、正文、翻译和赏析10-30

诗经关雎赏析11-06

诗经《正人偕老》赏析07-06

《诗经·蒹葭》赏析03-21

《诗经·关雎》原文与赏析06-15

诗经蒹葭翻译及赏析09-21